結合設計經驗與營銷實踐,提供有價值的互聯網資訊
發布日期:2019-10-27瀏覽次數:2881 來源:福州網站建設
網上的 npm 教程主要都在講怎么安裝、配置和使用 npm ,卻很少告訴新人「npm 是干什么的?」「為什么要使用 npm?」。今天我就來講講這個話題。本文目標讀者是「不太了解 npm 的新人」,老司機請繞道。
程序員自古以來就有社區文化。社區的意思是:擁有共同職業或興趣的人們,自發組織在一起,通過分享信息和資源進行合作。虛擬社區的參與者經常會在線討論相關話題,或訪問某些網站。 前端程序員也有社區,世界上最大的前端社區應該就是 GitHub 了。前端通過 GitHub 來分享源代碼(線上代碼倉庫),討論問題(Issue 列表),收集學習資源和常去的網站(比如我收集的優質中文前端博客)。加入社區最大的好處之一是,你可以使用別人貢獻的代碼,你也可以貢獻代碼給別人用。
前端是怎么共享代碼的呢?在 GitHub 還沒有興起的年代,前端是通過網址來共享代碼。比如你想使用 jQuery ,那么你點擊 jQuery 網站上提供的鏈接就可以下 jQuery ,放到自己的網站上使用 。GItHub 興起之后,社區中也有人使用 GitHub 的下載功能。
當一個項目依賴的代碼越來越多,程序員發現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1.去 jQuery 官網下載 jQuery
2.去 BootStrap 官網下載 BootStrap
3.去 Underscore 官網下載 Underscore
......
有些程序員就受不鳥了,一個擁有三大美德的程序員 Isaac Z. Schlueter (以下簡稱 Isaaz)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用一個工具把這些代碼集中到一起來管理吧!這個工具就是他用 JavaScript (運行在 Node.js 上)寫的 npm,全稱是 Node Package Manager。
npm的思路大概是這樣的:
1.買個服務器作為代碼倉庫(repository),在里面放所有需要被共享的代碼
2.發郵件通知 jQuery 、Bootstrap 、Underscore 的作者使用 npm publish 把代碼提交到 repository 上,分別取名 jquery、bootstrap 和 underscore(注意大小寫)
3.社區里的其他人如果想使用這些代碼,就把 jquery、bootstrap 和 underscore 寫到 package.json 里,然后運行 npm install ,npm 就會幫他們下載代碼
4.下載完的代碼出現在 node_modules 目錄里,就可以隨意使用了。
這些可以被使用的代碼被叫做「包」(package),這就是 npm名字的由來:Node Package(包) Manager(管理器)。
Isaaz 通知 jQuery 作者 John Resig,他會答應嗎?這事兒不一定啊,對不對。只有社區里的人都覺得 「npm 是個寶」的時候,John Resig 才會考慮使用 npm。
那么 npm 是怎么火的呢?
npm 的發展是跟 node.js 的發展相輔相成的。node.js 是由一個在德國工作的美國程序員 Ryan Dahl 寫的。他寫了 node.js,但是 node.js 缺少一個包管理器,于是他和npm的作者一拍即合、抱團取暖,最終 node.js 內置了 npm。
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node.js 火了。隨著 node.js 的火爆,大家開始用 npm 來共享 JS 代碼了,于是 jQuery 作者也將 jQuery 發布到 了 npm 上。所以現在,你可以使用 npm install jquery 來下載 jQuery 代碼了。現在用 npm 來分享代碼已經成了前端的標配。
node.js 目前由 Ryan Dahl 當時所在的公司 joyent 繼續開發。Ryan Dahl 現在已經去研究 AI 和機器學習了,并且他把 node.js 的維護權交給了 Isaaz。而 Isaaz 維護了一段時間后,辭職了,成立了一個公司專門維護 npm 的 repository,公司名叫做 npm 股份有限公司......誰說開源不能賺錢的呀???
回顧前端的發展史你會發現,一般都是社區里的某個人,發布了一份代碼,最終影響前端接下來幾年的走向。比如 jQuery,比如 node.js,比如 npm,其實其它語言也是這樣的,所以說,社區的力量是巨大的。
以上是由福州網站建設的小編為你分享了"npm 是干什么的?。通俗理解npm"文章,如果你在這方面有什么問題,隨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