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設計經驗與營銷實踐,提供有價值的互聯網資訊
發布日期:2022-03-09瀏覽次數:643 來源:福州日報
沈彧瀾在接診病人。(受訪者供圖)
省婦聯2022年“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7日舉行,來自福州的新晉全國三八紅旗手——晉安區總醫院黨委副書記、晉安區醫院醫務科副科長沈彧瀾光榮上臺領獎。這位說話輕聲細語,看似文弱的女醫生有著一般人沒有的壯舉——援藏兩年,完成大小搶救20次;指導多家隔離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累計接收各類觀察人員1200余人……
記者8日采訪了沈彧瀾及她的多位同事、同行,聽大家講述她危難時刻沖在人前的故事。
不怕擔責
幫藏族產婦平安生子
2017年下半年,沈彧瀾響應號召,主動報名援藏兩年。在西藏八宿縣醫院工作的700多個日夜里,沈彧瀾記不清多少次在深夜里被急救電話叫醒,有產后大出血的病人,有亟待剖宮產的病人,還有其他受重傷急需搶救的人。
“福州市第八批援藏醫療隊共有3人,我是隊長。作為隊長和3人中唯一的全科醫生,有事找我,遇急救擔起責任,我責無旁貸。”沈彧瀾說。
“不是沈醫生,那位產婦可能活不下來。”八宿縣醫院婦產科醫生格桑央金說,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醫院來了位生二胎的藏族產婦。“胎心下得很快,不剖宮產,孩子隨時可能胎死宮內。我們醫院在此之前從未做過剖宮產手術,所以產婦和家屬都堅持去昌都市醫院。但開車到昌都要5小時,萬一孩子在路上出生,母子都危險。”
格桑央金說,沈彧瀾不怕擔責,堅持由她主刀就地手術,產婦將信將疑。“我負責翻譯,看到沈醫生急得嗓子眼都快冒煙了。時間在一分一秒過去,產婦舉棋不定,肚子里的孩子隨時會窒息死亡。最后,她被沈醫生的誠懇和堅定打動。手術非常成功,母子平安,那時已是凌晨1點。”
業務過硬
不到5小時搞定隔離酒店
援藏歸來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沈彧瀾顧不上休整,主動報名投入疫情防控。作為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她被派往多個隔離酒店,在一個點上一待幾個月是家常便飯。
晉安區岳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郭小敏說,沈彧瀾創造了福州版“火神山速度”。“那是去年9月,省內多地發生疫情,我們鎮要首次設立一個隔離酒店。沈醫生晚上7點過來,帶領大家開會部署,緊急檢查加裝各種隔離設施,當晚11點半就接收第一批前來隔離的客人四五十人。”郭小敏說,那夜沈彧瀾與他們一道在酒店通宵奮戰,之后三天都駐扎在那里,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做好院感管控。“那幾天沒有飯點的概念,沈醫生和我們都是一天才吃一頓飯,每天睡不到三四小時。不是她指導,這個隔離點不可能當天下午定下、當晚就運轉,后期也不可能平穩接收了一撥又一撥被隔離人員。”
對于同行評價的“神速”,沈彧瀾說:“我2020年曾臨危受命奔赴一家養老院參加患者采樣、搶救、轉運等工作,也曾在好幾個隔離酒店擔任醫務總負責人,有經驗肯定做得快啊。”
仁心仁術
隨訪電話感動外地姑娘
沈彧瀾的老本行是婦產科,曾一天連做7臺手術接生11名嬰兒。她對所有病人都建立檔案,定期隨訪的習慣堅持到現在。
“晉安醫院早年病人以打工者為主,他們流動性大,復查率低。對這些病人我都會留下電話,提醒他們定期復查。”沈彧瀾說。
記者聯系上目前在老家生活的四川姑娘小王。小王告訴記者,幾年前,她找沈醫生看了宮頸問題,曾發現病變,后來就把這事給忘了。“有一天我突然接到沈醫生電話,她問我宮頸問題怎么樣了,我嚇了一跳。沈醫生說,要抓緊去復查,有問題趕緊治,不然有可能癌變。于是我當天就去醫院檢查,還好沒事,但還是很感激沈醫生,對我們這些外來打工妹這么上心。”
沈彧瀾的老同事黃瑋告訴記者,沈彧瀾對病人從來都懷著一顆仁愛之心。“有一位產婦二胎生了女兒,家屬重男輕女,不給她送飯。沈彧瀾得知后,特地去醫院食堂給她買飯送過來。還有一位被家屬嫌棄的產婦,彧瀾也自己掏錢給她買牛奶,我們看了都感動。”(記者 李白蕾)
以上是由福州網站建設的小編為你分享了"福州全國三八紅旗手沈彧瀾:關鍵時刻頂得住 危難時刻沖在前"文章,如果你在這方面有什么問題,隨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