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設計經驗與營銷實踐,提供有價值的互聯網資訊
發布日期:2022-03-17瀏覽次數:685 來源:福州日報
錢宏偉(左二)為學校捐贈圖書。(臺江區紀委監委供圖)
無償獻血超一萬毫升,參與援建八閩愛心書屋7000余所,幫扶困難學生、殘疾人、退役軍人、老黨員、孤寡老人15000余人次,志愿服務時間超26000小時……28年來,立志做“一根火柴”的錢宏偉在公益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用自己的“微光”,點燃一片“火焰”。
10元津貼開啟公益路
“積少成多,只要堅持,就能幫更多人圓夢。”
進入3月,錢宏偉變得愈發忙碌,開展“拗九節”活動,慰問老黨員、退役老兵、高齡老人,送上米、食用油和熱乎乎的拗九粥……
1976年,錢宏偉出生在安徽淮北的農村,父母辛苦打理幾畝農田供他讀書。然而,高中開學僅一個多月,錢宏偉母親的關節炎發作了,原本貧窮的家花光所有積蓄。錢宏偉不得不輟學,挑起家庭的重擔。當時,錢宏偉就在想如果有人能資助幾十元學費該多好,那樣他就有書讀了。
1994年,錢宏偉參軍來到福建,他無意中看到《中國青年報》以往刊登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的照片,想到自己曾因貧困而輟學,蘇明娟的境遇讓他感同身受。從那時起,錢宏偉就萌生了一個念頭,一定要捐資助學,幫助那些需要幫扶的貧困群體。
錢宏偉立馬從當月38元津貼中拿出10元,寄給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當時有人不理解,說這點錢能干什么?但錢宏偉明白一個道理:積少成多,只要堅持,就能幫更多人圓夢。
從此,錢宏偉每月都會省出10元、15元、20元不等的津貼。后來領工資了,他每月都捐300元用于支持希望工程至今。
甘肅省康樂縣的小明(化名)是錢宏偉資助的一名貧困生。一次通信中,錢宏偉了解到小明家里遇上水災,地里沒收成,學業恐難繼續。錢宏偉想著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孩子輟學。連夜給小明父母去信后,錢宏偉把積攢的230元錢匯出。那時錢宏偉母親生病要入院治療,他只能向戰友借錢寄回家里。后來,小明如愿考上理想院校,人生軌跡就此改變。那一刻,錢宏偉覺得再苦再難也是值得的。
組團開展公益越走越遠
“用自己的‘微光’,點燃一片‘火焰’。”
2012年,錢宏偉轉業,到臺江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作。從一名軍人到一名紀檢干部,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對志愿服務的初心。
錢宏偉說:“只有退伍的軍人,沒有退休的黨員。”除了資助貧困學生,錢宏偉開始關注殘疾人、退役軍人、老黨員、孤寡老人和災區群眾等群體,為他們捐款捐物,并結對幫扶。對此,身邊的領導同事和家人朋友也很支持,他也成立了一個愛心團隊。
2013年12月,錢宏偉把省吃儉用存起來的1萬元捐贈給福州市慈善總會,錢宏偉的愛心團隊由此升級為“錢宏偉慈善救助基金”,活動開展更加常態化、規范化。一方面,錢宏偉開始聯合臺江區鯤鵬服務中心、福建省軍創愛心服務中心和臺江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平臺進行資源拓展,集結了更多的愛心人士。另一方面,他不斷健全完善個人慈善救助基金團隊章程,保證愛心團隊的健康發展。
錢宏偉明白,個人的力量有限,要想公益之路走得更遠,就得發動更多的人組團開展公益。在他看來,每個人就像一根火柴,它的光亮可能照得并不是很遠,但卻可以用自己的“微光”,點燃一片“火焰”。
為此,錢宏偉整合身邊資源,號召戰友、同事等愛心人士加入隊伍。尤其是在成立慈善救助基金后,錢宏偉的愛心團隊進一步壯大,聯合7支志愿服務隊伍組建了“錢宏偉志愿服務工作室”。目前,工作室已有志愿者超萬名,志愿者們以“就近就地,由近及遠”的精神,從身邊點滴善舉做起,盡己所能助學幫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錢宏偉帶領志愿者主動靠前協助社區、小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和社區工作人員排查了10個小區、13000余戶、27000余人。他還自掏腰包購買濕紙巾放在電梯里供所住小區居民免費使用,在防控疫情阻擊戰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這些年,錢宏偉盡心盡力組織、參與各項志愿服務活動,先后榮獲中華慈善獎、全國最美志愿者、全國最美家庭、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46歲的他已堅持公益28年。
曾有人問錢宏偉,公益這條路還能堅持多久?錢宏偉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從入黨那天起,我就選擇了奉獻他人、快樂自己的人生道路。我每天都會盡己所能地在做,已經習慣了!”(記者 顏瀾萍)
以上是由福州網站建設的小編為你分享了"福州錢宏偉:“一根火柴 ”溫暖萬人"文章,如果你在這方面有什么問題,隨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