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網站建設>網站新聞>站長新聞

        多說宣布將關閉服務

        發布日期:2017-03-23瀏覽次數:1844 來源:福州網站建設

         

        為獨立建站者提供社交評論框服務的多說宣布將關閉服務。多說已經成為了目前國內份額最大的所謂“社交評論框”服務,但是這個行業第一并沒有給它帶來更多的收益和發展空間。

        多說曾經的最大競爭對手是僅僅做了四個月的友言,它賣身給了給網頁增加分享按鈕的JiaThis,當時的估價大概在 200 萬到 500 萬元左右。僅僅做了四個月就賣出去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創始人已經認為這個市場空間很小很有限了,而且競爭對手很有可能在收購不成之后選擇自己做一個。

        同一時期,類似的服務還包括bShare,以及進行相關文章推薦的無覓等等。這些社交評論框和分享按鈕,是順應當時個人網站和博客增加的趨勢,站長只需用一行代碼就可以給自己的網站實現各種高大上的附加功能。

        回到6- 7 年前,個人博客網站似乎還被認為是網絡言論的主要輸出渠道,而如今,言論更多的集中于微信這個封閉的平臺上來創造價值。可以說,當初在博客時代活躍的人還是那些人,但是所有的基于獨立站點的周邊服務,卻已經不再適用于現在的局勢。

        這就好像,它們在互聯網的淘金熱當中充當金礦旁邊的小賣鋪,而現在上一座金礦已經枯竭,大部隊已經遷移,而小賣鋪還留在原地。

        廣闊的想象空間

        2012 年我還在網易的時候,曾經組織了一期五道口沙龍節目,邀請了當時做這些小玩意的幾個創業者座談。當時邀請了JiaThis,bShare和“燈鷺”——一個為網站做第三方OpenID登錄功能匯總的服務。

        當年他們為這類服務想象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包括如果接管一個文章下面的評論,可以在評論當中的某個位置,插入與文章內容高度相關的廣告;可以做“猜你喜歡”的相關文章推薦,在推薦的鏈接當中插入廣告或者軟文;通過植入統計代碼得來的網站統計數據進一步包裝,然后打包成其他產品。

        他們甚至還想過更復雜的東西,比如為用戶系統設立積分機制,積分可以換錢等等。當然后來這一切都成了幻覺,就拿當時風頭最勁的JiaThis來說,它在 2012 年宣稱有 72 萬用戶,在 2013 年接受騰訊投資時宣布自己有 78 萬用戶,去年底改版了一次網站,現在在網站上宣稱還是有 78 萬用戶。

        在評論框里做生意,概念還是偷師自海外的Disqus,這是一個已經運行了整整十年的第三方評論增強服務。Disqus主要的競爭對手是Facebook的社交評論框,還有Adobe收購的Livefyre,后者重心其實是媒體的文字直播,有力地說明了這個市場的狹小。

        國內此類服務復制海外產品的格局很完整,有類似Disqus的友言、多說等獨立產品,也有搜狐暢言,微博評論框這樣類似Facebook評論的產品。

        內外交困

        后來,整個“社交評論”的概念似乎在全球各地都走入了死胡同。海外老師Disqus最近也出現狀況,裁員20%。不過國內的評論生態除了受到全行業的發展規律限制,還加上了國內特色的強管理的制約。

        先說全球范圍的問題。在嘗試在評論串當中加入廣告之后,Disqus受到了隱私、使用體驗等多重質疑,后來撤回了廣告。去年底他們做了一件這樣的事情——把官網改版成了一個類似Reddit或貼吧的討論區,在主體部分展示它們托管的不同網站文章下的討論。網友在安裝了Disqus的網站留下的評論內容會被同步到Disqus官網上。

        國內,無覓官網比Disqus早 3 年左右做了這樣的改版;JiaThis做了個“趣1”網,似乎希望自己的討論組能復制一個糗事百科什么的。而更典型的聚合其他網站評論的,就要數那家叫“奇虎”的公司曾做過的第一個產品——大旗網了。

        它們無一例外地失敗了。

        做聚合站要求流量和品牌上的規模效應,而眾多采用多說、Disqus、無覓的網站,評論質量其實很差,氛圍也不夠熱烈。尤其是WordPress插件進入了一大堆假死狀態的博客,造成數據上很美好,實際沒用。

        至于強管理就更好解釋一點,網易跟帖就是典型。跟帖產品目前的自組織和自運營倒也沒啥問題,但是網易不敢把跟帖產品IP化,等于守著金山無法用,最后也葬送了它的前程。

        結論

        目前,Disqus的工作重點放在對已經收集的評論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因為評論同時還可以關聯評論者IP,操作系統,時間地點,甚至綁定的Facebook等賬號。但是,評論框僅僅是增加了一個站點分析維度,而不是覆蓋了全部的維度,網站主可能會對PV等統計信息更加關心。

        Disqus去年底裁員 11 人,占據員工總數的20%——該公司成立 10 年至今,基本沒啥太大的發展,還是老樣子。

        即使把英語帶來的語言優勢算上,評論框依然只是一個小眾市場。對小眾市場的定義不同人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說“市場”這個詞,已經暗含了能產生利潤空間的意思,那么換個說法,這類服務滿足的可能是一種“偽需求”。

        自稱不怎么懂互聯網,也不怎么用微信的張瑞敏曾經對任何領域的世界第一都寄予厚望:“即使是做螺絲的中小企業,如果能做到世界份額的20%以上,那也是世界級的競爭力。”

        不過,即使你把全世界的評論框管起來,也只能讓 50 幾個人吃上飯;即使你占據全中國評論框的半壁江山,也可能只是死路一條。

         

        站長新聞有關的文章
        如果您有什么問題,歡迎咨詢我們客服! 點擊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