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設計經驗與營銷實踐,提供有價值的互聯網資訊
發布日期:2016-04-28瀏覽次數:1781 來源:福州網站建設
鈦媒體很早就預言了如今愈演愈烈的移動直播平臺大戰。去年8月,我們做出了頗為樂觀的預判并使用了這樣的標題:你可以準備好迎接全民直播的時代了。
顯然,當時的樂觀預判正在遭遇挑戰。4月25日,京華時報的一篇報道稱,北京市文化執法總隊網絡執法隊隊長沈睿表示,“鑒于網絡直播狀況百出的原因,從下月起將實行網絡主播黑名單制度,這些上了黑名單的主播將不得再被網絡直播平臺雇用”。這意味著,即將到來的5月,將會公布出第一批主播黑名單。
全民直播導致事故頻出
“一場無序的狂歡”,在此前的報道中我們曾經這樣形容全民直播的現象。
自去年以來,臺灣直播軟件17因涉黃下架,斗魚直播發生“直播造人”事件,“女主播換衣服忘關攝像頭”這樣的新聞標題更是隨處可見。從起初參與視頻直播是為了看到新奇事物,到如今的看直播是為了獵艷、色情,全民直播游走在政策的邊緣,也變的越來越難控制。
4月14日文化部宣布將對這些網絡直播平臺進行嚴查,涉及斗魚、虎牙直播、YY、熊貓TV、戰旗TV、龍珠直播、六間房、9158等網絡直播平臺,而嚴查的理由是“涉嫌提供含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等內容”,上述互聯網文化產品均不幸被列入查處名單。
前文提到的這位沈睿隊長對媒體說,“全民直播的方式非常危險,一旦直播內容中出現涉毒、涉黃、涉暴的情況,主播在積累了一定人氣之后突然直播出去,對社會的影響很大,而且是沒有辦法挽回的。”
然而不得不說,也正是因為去年直播軟件17的下架,才讓此前一直不溫不火的移動直播迎來了更多的關注。
國外的“鼻祖”們火了,卻又死了
一年前,美國西南偏南音樂節上(SXSW)Meerkat 發布,這款毫無門檻的軟件讓人們真正見識到了移動直播的魅力。
起初,媒體利用Meerkat直播自己的采訪、名人完成在線問答(ask me anything)活動、政客宣布自己的就職過程,而明星麥當娜、財經媒體《經濟學人》也均用這款軟件進行過直播。
依賴于twitter的關系鏈,Meerkat很快拿到了融資并完成了用戶量的指數級增長,隨后Meerkat所依賴的社交平臺twitter、Facebook紛紛與它斷絕了關系,并推出了各自的直播產品。
今年3月,移動直播鼻祖Meerkat宣布關閉直播業務,之后將專注于打造自己的社交網絡。Meerkat的CEO在給投資人的公開信中分析,被社交平臺切斷了流量導入是其關閉業務的原因之一,而拍給誰看的定位問題更是導致Meerkat直播業務失敗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Meerkat,國內的創業公司們就聰明得多了。明星、美女、擦邊球,這些自帶流量的元素紛紛被拉進直播平臺,簽網紅、簽達人,成了這些直播平臺早期必做的功課。
不過,當你打開這些App,卻發現內容都出奇的相似,大眼睛、錐子臉、45度角的美女自拍照占據了整個頁面,打開直播,也不過是一張張網紅臉坐在桌前戴著耳機陪你“嘮嘮嗑兒”,當屏幕上有“豪車”、“鉆石”、“鮮花”刷起的時候,她們往往還會說聲“謝謝xxx”。
某移動直播軟件頁面截圖
是不是覺得這一幕有些眼熟?這似乎只是將YY上美女秀場的模式搬到了手機上,除了不再講究“露肉”之外,連打賞的模式都如出一轍。
從借別人的眼看世界,怎么就成了看別人家的“美女”?
“通過虛擬的手段帶著你去你從未去過的地方,做你眼睛的延伸”,這是起初直播軟件Periscope提出的概念,新奇、有趣、互動、生活化分享,這些也本是國內移動直播主打的賣點,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國內的內容創作環境似乎更容易滋生的是美女,畢竟“前輩”YY、9158們的成功經驗擺在那里。
中國的移動直播像是一個混血兒,前經緯中國分析師、熊貓TV副總裁莊明浩曾這樣描述移動直播的現狀:
如果說YY、9158代表著一個極端、Meerkat/periscope代表著另外一個極端,中國的這些手機視頻App就在中間,產品形態接近Meerkat,而運營邏輯、內容偏好和商業模式偏向YY,不過這無關對錯。
究其主要原因,這些款主打人人參與的移動直播軟件的用戶們根本不知道拍什么,也不知道可以來看什么,新奇的事并不是天天有,但吃飯睡覺打豆豆的日常生活卻最為稀松平常。同樣面臨流量的問題,社交網絡巨頭微博、微信與其為直播平臺導流,倒不如扶持一個自己的“干兒子”出來,事實是微博已經在這么做了。
而從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直播傳播,這始終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但顯然真正意義上的『內容生產者』少之又少,當內容生產動力不足時,這些平臺則需要更加吸引人氣和眼球的方式來尋求流量,于是秀場的模式很好的被照搬了過來。
解決了用戶不知道播什么的問題,剩下的似乎簡單的多。人人都有窺私欲,看著滿屏的美女陪你聊天,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二三線城市甚至一線城市中無聊青年打發閑暇時光的需求。得“屌絲”著得天下似乎在這點上也有了印證,據界面新聞此前的報道,幾經轉型之后的花椒直播,如今通過美女直播帶來的流量占到80%。
全民直播已成事實,但顯然跟美女、聊天沒什么關系
盡管滿屏的錐子臉大眼睛,但對于移動直播軟件來說,仍是他們“掙扎奮斗”的大好機會。一方面,聚美優品、微博、Nice、陌陌,不同的平臺都推出了依托自己場景的直播功能,或社交、或電商垂直化。
另一方面,直播平臺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真正進入觀眾視野之后,也正努力吸引更多的明星助陣。比如,劉濤直播自己拍戲,范冰冰手機直播巴黎時裝周紅毯前的狀況、再比如周筆暢、丁當直播自己唱歌。
更有看頭的是網紅經濟的興起。那些足夠有表演欲、希望通過網絡打造個人品牌的眾多papi醬們,不僅生產內容,也需要平臺來吸粉,而對于具有人格化品質的她們,直播也是不錯的途徑之一。
當然,這里說的并不是對著手機鏡頭聊聊天就可以的美女,而是“How to &Style”(如何做&生活方式)的真正具有創作能力的網紅,YouTube上的數據顯示,搞笑、生活方式類的視頻正在快速崛起。
“然而遺憾的是,國內大多數的移動社交直播仍然是在做工具而并非社區。”莊明浩在自己的知乎專欄中感嘆,移動直播的未來一定是新型的社區形態,而并非功能工具。
【注:文章來自鈦媒體,記者/韓佩】
以上是由福州網站建設的小編為你分享了"直播文化到底是不是獵艷、色情,移動直播“墮"文章,如果你在這方面有什么問題,隨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