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設計經驗與營銷實踐,提供有價值的互聯網資訊
發布日期:2022-03-10瀏覽次數:628 來源:央廣網
福州市近年來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熱土。在福州市金山橘園洲片區,500多家跨境電商出口賣家集聚,其中年營業額億元級以上達30多家。
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排頭兵,日漸成為我國外貿新“增長極”和“雙循環”的生動實踐。福州市商務局副局長黃雪勛8日在福州市新聞發布會上披露,福州市跨境電商不斷做大做強,2021年進出口總額515億元,同比增長5.36倍。
“福州市是一座經濟基礎厚實的開放之城,跨境電商發展底子好、韌性強。”黃雪勛介紹,2021年福州市外貿進口、出口、進出口總額分別突破1000億元、2000億元、3000億元,均創歷史新高,作為傳統外貿大省的省會,福州市堅定推動跨境電商大膽試、大膽闖。
2015年12月,福州正式運行跨境電商保稅進口首單,2019年底,福州獲批中國(福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如今,福州正進一步打造跨境電商集聚區,形成了從平臺、賣家到服務商的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實現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全覆蓋。區域內跨境電商相關企業紛紛向陽發展、信心十足。
黃雪勛說,在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方面,福州市現有家具與工藝品、服裝、鞋類、箱包、鐘表五個優勢產業帶,特別符合跨境電商熱銷的重點品類,在選品方面高度契合。
其中家具與工藝品產業出口約170億元,銷往歐美、東盟、中東等為主的170余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八大工藝門類和萬余種系列產品,出口體量居全國第一。服裝產業出口近百億元;鞋類產業出口約80億元;箱包產業出口約30億元。福州市倉山區鐘表產量一年近5000萬只,已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鐘表產業基地。
在跨境電商配套設施建設方面,福州打造了福州綜試區跨境電商賦能中心、海獅數智中心、海絲跨境新零售產業園等不同模式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監管場所齊備。
此外,福州目前已開通7條洲際客改貨包機航線、4條洲際全貨運包機航線,對臺跨境電商海運直航專線,跨境電商出口通道日益完善。本土企業在五大洲設立有92個海外倉,總面積達117萬平方米。
“在政策的有力推動下,福州市跨境電商發展迅速。”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梁勇說,福州于2021年在福建省率先實現了“9610”、“1210”、“9810”、“9710”等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全覆蓋。
近年來,福州市出臺多項政策助力跨境電商行業持續升級,主要在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建設,支持跨境電商經營者做大做強,鼓勵企業開展“9610”、“1210”、“9810”業務,支持跨境電商海關監管場所運營,打造榕臺跨境物流通道、舉辦跨境電商交易會等方面給予支持。
黃雪勛表示,福州將加快“一帶一路”及RCEP國家海外倉布局建設,打造“海絲電商”品牌;開創外貿“跨境新零售”新模式,建設全球化互聯網新零售平臺;積極構建福州經臺灣至全球的電商通道,用好豐富的海外鄉親與僑商資源,幫助對接海外市場。
隨著第二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即將在福州舉辦,一批跨境電商項目將在福州簽約,推動福州跨境電商產業完善和升級。(記者 龔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