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網站建設>網站新聞>福州新聞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發布日期:2022-03-10瀏覽次數:536 來源:福州日報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福清市東關寨。

          擁有7000多年歷史文化積淀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福州,是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首批10個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之一,文物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高度重視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提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思想理念,推動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引領性的探索實踐,為賡續閩都文化的“根”與“魂”奠定了堅實基礎。1997年,福州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奠定了福州市立法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堅實基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秉承習近平總書記的保護理念,大力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強化組織領導,2015年10月成立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加掛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員會的牌子),作為福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規格為正處級,負責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市名城委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注重規劃引領、完善法制保障、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突出保護工作重點,完善全市域、全體系、全要素的名城保護體系。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煙臺山歷史建筑群。

          2021年10月28日,《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正案經福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表決通過,同年12月15日經福建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批準施行。這是福州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將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提供更強有力的法律支撐。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有何亮點?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市名城委相關負責人,請他對《條例》進行解讀。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永泰縣嵩口鎮。

          創新保護理念

          記者觀察: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負責統籌謀劃、綜合協調全市歷史文化名城資源的保護、管理、利用等工作。修正后的《條例》厘清了各相關部門管理職責,同時修正后的《條例》新增“設立專家咨詢委員會”條款。

          權威解讀:市名城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單靠任何一個職能部門無法總攬全局,但多頭管理易出現管理權限分散、保護不到位的情況。因此,修正后的《條例》以‘統籌管理,職責明晰’的要求,理順了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管理體系,同時進一步強化市名城委職能。”

          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內容類型多樣,在保護和利用過程中需要規劃、建設、文物等方面的專業指導,修正后的《條例》中新增了關于設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的內容,“旨在充分發揮人才優勢,為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支持。”上述負責人表示。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

          記者觀察: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管理體制、保護內容、保護制度、分類保護、社會化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完善。

          其中,結合保護實踐經驗,將福建協和大學舊址作為歷史建筑群的代表納入保護范圍;將傳統村落、優秀的歷史文化街區、傳統街巷納入保護內容;根據福州名城保護工作實際,增加“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和極具福州特色的“溫泉”“古榕樹”等內容,以及對涉臺、涉僑、革命文物的保護。

          權威解讀:市名城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條例修正,在保護內容上與時俱進,不斷充實名城資源保護對象。例如,將傳統村落、優秀的傳統街巷納入保護內容,進一步加強了歷史文化名城名城保護;分別從代表性標志、單體特點、上位法規定、當地特色等方面,對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內容進行完善。

          根據《中共福州市委關于制定福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文件精神,結合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實際情況,在修正后的《條例》中,加強宣傳和展示閩都文化國際品牌,以及對涉臺、涉僑、革命文物的保護規定。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閩清縣梅溪鎮樟洋村。

          堅持保護優先原則

          記者觀察:修正后的《條例》規定,市名城委應當會同相關部門,普查本市的歷史文化資源,發現具有保護價值的,及時提出將其列入保護名錄的意見。此外,對于發現可能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筑物、構筑物,相關部門在5個工作日內提出處理意見,確認為先予保護對象的,應當采取保護現場、設置標志等先予保護措施。

          權威解讀:市名城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強對尚未被列入保護名錄的建筑物、構筑物的保護,防止未被發現的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筑物、構筑物被誤拆或破壞,根據《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福州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試行)》的內容,借鑒其他城市經驗,修正后的《條例》對城市建設中發現具有保護價值但尚未列入保護名錄的建筑物、構筑物,按程序采取先予保護措施。

          “從實踐經驗來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應重視保護規劃的內容制定,秉持‘在保護中推動合理利用,在利用中促進保護’的理念,做到‘保護不保守,利用不濫用’。”該負責人介紹。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羅源縣西蘭鄉洋坪村。

          數字化保護歷史名城

          記者觀察:修正后的《條例》明確,采取文字、錄音、錄像、測繪、數字化多媒體等技術手段,建立歷史文化名城檔案數據庫,實施數字化管理。修正后的《條例》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和利用,設立文博館所,發展景觀旅游、文化創意等產業。

          同時,修正后的《條例》加大了處罰力度。

          權威解讀:市名城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檔案實施數字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效果,并進一步保障公眾的知情權。修正后的《條例》結合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實際情況,明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數字化管理的形式和方法。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要形成社會合力,應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其中。該負責人表示:“修正后的《條例》修正拓寬了社會力量參與保護的渠道,鼓勵在遵循‘保護優先’的理念前提下,活化利用歷史文化名城各類資源和要素。”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在法律責任方面,修正后的《條例》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據介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下列規定進行處罰:擅自設置、移動、涂改或者損毀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歷史風貌區、傳統村落和歷史建筑群、歷史建筑保護標志的,對單位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擅自設置、移動、涂改或者損毀傳統風貌建筑保護標志的,對單位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保護修復后的三坊七巷。

          “數”說福州歷史文化名城“家底”

          福州市現有19處歷史地段,其中歷史文化街區3處,歷史文化風貌區8處,歷史建筑群8處。此外,2021年福州市新增省級第五批歷史文化街區2處。同時,福州市還有各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23個,其中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6個;傳統村落133個,其中國家級傳統村落47個;歷史建筑1181處。(記者 吳暉 本版圖片由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員會提供)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荷蘭一家圖書館館藏的300年前的福州城圖。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修正后的《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亮點解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185238902@qq.com
        福州新聞有關的文章
        如果您有什么問題,歡迎咨詢我們客服! 點擊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