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設計經驗與營銷實踐,提供有價值的互聯網資訊
發布日期:2022-03-16瀏覽次數:559 來源:福州晚報
前段時間三坊七巷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影像展覽,其中南后街中段的《一瞬無盡》大型藝術影像裝置吸引了眾多市民。這是一幅展示南后街舊景的長卷,是2007年7月崔建楠所拍攝拼接的變遷中的三坊七巷影像。
崔建楠。
崔建楠是福建畫報社原社長、總編輯,影像巨作《閩江》的策劃者,三坊七巷的影像記錄者。他在福州工作生活了幾十年,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福州影像。
歷時4年拍攝閩江
150多年前,蘇格蘭攝影師湯姆遜拍攝了福建的“母親河”閩江,并在《福州與閩江》《中國和中國人影像》等作品中對閩江大加贊賞。
“湯姆遜留下的閩江影像,讓我們得以了解150多年前的中國、福建、福州。致敬湯姆遜,是我策劃《閩江》大型影像文化工程的重要原因。”崔建楠說,湯姆遜當時沒能拍到閩江源頭,拍攝閩江源頭就成了《閩江》拍攝計劃的重點。
2014年起,崔建楠和國內外十幾名攝影師,通過水陸空多方位多角度拍攝,立體展現了真實、富有人文氣息的閩江。
4年間,崔建楠和團隊克服諸多困難,足跡遍布閩江的干流沙溪、富屯溪、建溪,以及閩江南平至福州段的主流和支流等等,拍攝了閩江全流域的古道隘口碼頭、植被生態、傳統民居、特色小吃和民間信俗等,真實記錄了閩江兩岸具有時代特征的生活風貌。
記錄三坊七巷變化
據了解,崔建楠從1990年開始將三坊七巷列為專題拍攝對象。“在畫報社工作,經常會碰到三坊七巷這個題材。我之所以拍攝三坊七巷,是因為我和太太經常去那里游玩。坊巷里很安靜,時間仿佛凝固住了。當時我就覺得,這將是我拍攝的富礦。”崔建楠說。
“三坊七巷改造前,部分古厝受損,周圍還有不少違法建筑。改造后的三坊七巷則給人一種鳳凰涅槃的感覺。”崔建楠說,在古建筑修復的過程中,影像資料是重要的參照物,他拍攝的一些三坊七巷的照片發揮了重要作用。
崔建楠說:“社會在不斷前進,新舊事物總是交織在一起,人們的生活中會出現越來越多有意思、有時代感的畫面,而用影像為歷史留檔就是我的使命。”(記者 管澍/文 林雙偉/攝)
以上是由福州網站建設的小編為你分享了"福州崔建楠:用影像為歷史留檔"文章,如果你在這方面有什么問題,隨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