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網站建設>網站新聞>站長新聞

        干貨:一家汽車電商的深度反省和蛻變

        發(fā)布日期:2016-03-09瀏覽次數(shù):1071 來源:福州網站建設

        org_2016022904522_862

        “你一定得跟胖胡斐談談。”這是當我提筆準備寫汽車電商這個選題后,有不下十個人和我說過個話,這里面有頂級PE的顧問,有汽車領域的VC合伙人,有經銷商,甚至還有大學老師。

        去年九月底在北京,我見過大家口中的這位買好車CEO,在當時還熱鬧異常的中關村創(chuàng)業(yè)大街,胡斐在一個分享會上即興講了20分鐘,主要觀點是汽車電商必須落地,必須尊重經銷商的玩法,讓在場汽車行業(yè)的同事與汽車流通協(xié)會領導感慨“終于遇到了知音。

        算上之后一次針對平行進口看法的電話訪談,這次見面算是和胡斐的第三次交流。這次也是我見過他表現(xiàn)最為自信的一次,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知道了使命,就不怕也不糾結了。”

        現(xiàn)在買好車已經成了最大的汽車流通平臺之一。

        • 阿里傳下來的“使命感”

        很有趣,很多阿里出來創(chuàng)業(yè)者,都會提到“使命感”這個詞,胖胡斐也不例外。他說,買好車的使命,就是幫助經銷商,讓經銷商能更容易的銷售汽車,讓整個行業(yè)的效率提升。他在白板上迅速的從使命出發(fā),把整個要做的事給我講了個明白,講起這個,胡斐的語速比平常快了很多。

        “胡斐”,是他在阿里巴巴的花名,眼前這位被稱為“最懂汽車行業(yè)的互聯(lián)網人”的CEO一直用著這個金庸小說的名字。胡斐曾經是淘寶的元老級員工,在淘寶負責推廣營銷,在玩出了秒殺等促銷方法之后,搖身成為蘑菇街陳琪的合伙人,伴隨蘑菇街UV從4萬UV飆升到300多萬。“我很慶幸親歷了電子商務對中國零售業(yè)的改變。”胡斐對自己的經歷講得很少。奔馳中國的一位高級經理告訴我,胡斐在香港大學客座一門叫“整合線上線下零售”的選修課,很多人都聽過。

        “買好車在2015這一年經歷的太多了,我們曾經非常開心,也曾經非常痛苦。但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一直在想,我們在這個領域里到底應該做什么?”胡斐認為,定位是必須要想明白,并且不能變的事情。

        胡斐認為,互聯(lián)網“+”在任何行業(yè),都必須認清互聯(lián)網能做什么。互聯(lián)網從來沒有“顛覆”過任何一個行業(yè),互聯(lián)網做過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提高了行業(yè)的效率。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就是去年9月胡斐的那次分享。這次胡斐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買賣、出行、社交,都是有人類一來就有的,阿里、滴滴、騰訊做的都是讓這些事兒的效率更高了,本質并沒有變化。所以汽車也是一樣,我們要想著怎么能效率更高一點,因為汽車整個行業(yè)距離互聯(lián)網太遠了。”

        所以買好車這家從平行進口起家的汽車電商,帶著滿滿的“使命感”,推出了供應鏈、金融和營銷三個平臺。“這都是解決鏈條核心環(huán)節(jié)的效率的,我們堅信這是對的。”

        COSPLAY、被封殺、血淚之后的思考

        買好車一度是非常受關注的平行進口汽車網上銷售網站。“我們時間點卡的很準,上海自貿區(qū)政策出臺的當天上線,很快就有了訂單。”

        “自己先COSPLAY所有角色,虧錢我認了”。這是胡斐給這個電商團隊最開始的任務。

        于是,整個前半年,買好車把汽車鏈條里面的所有事情都做了,自己進口、報關,自己做銷售、驗車、控制物流,還自己交車、收尾款、給客戶辦按揭。“我們根本不擅長干這個,我們很清楚。但是我們是一個跨界的團隊,要了解這個行業(yè),就必須尊重這個行業(yè)的玩法,自己要必須進去。”買好車另一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金剛告訴我們。

        經過半年多的COSPLAY,買好車的跨界團隊做的還相當不錯。線上銷售的線索轉化率做到了接近6%,客單價45萬多。每個月幾期活動總能賣掉幾十臺車,也有幾十個線下合作的分銷商負責交車和訂單收集。每個月都有幾百臺銷量。

        “封殺還真有過,說的是我們寶馬320的活動影響有點大。”胡斐回憶那次活動,線上一天賣了102臺寶馬320li,而且全部順利交車。這應該是多年來最好的線上直接銷售成績。浙江寶德利4S的銷售負責人告訴我們,“我們大區(qū)開會的時候點名說了買好車,他們亂價了,不準跟他們合作供車。”這種封殺令一直持續(xù)了三個月。

        半年多的成績,胡斐沒有看在眼里,他一直強調自己可以打包票,自己的團隊絕對是行業(yè)最明白汽車流通細節(jié)的電商團隊。“我們的血淚故事能講三天三夜,以前覺得平行進口水深,后來發(fā)現(xiàn)中規(guī)車水也不淺,好在我們都淌過來了。”金剛繪聲繪色的講了好幾個血淚故事。

        比如那臺“鹵素大燈的頂配卡宴”。客戶要的一臺頂配卡宴,98萬,卡宴標配是氙氣大燈,配置單上沒有多余說明,可是交付的時候燈一開,鹵素大燈的光“把客戶臉都照綠了”,因為海外定制的時候被“降配”了沒有注明。于是買好車自掏腰包給客戶換了大燈總成,虧錢之后,團隊要求所有車輛必須驗證所有配置才能交付。

        去年每個月27日,買好車都會有“27賣27”的活動,就是在27號這一天,各地同步推出最低價的霸道2700。買好車負責推廣和線上銷售,分銷商負責本地銷售和交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事實上線下銷售效果更好,消費者更愿意去線下。”胡斐認為市場的真實狀況逼他們更加堅定了對方向的判斷。“人家銷售效率更高這很好理解,畢竟人家是面對面,我們是電話和網絡。但更糟糕的是,人家本來可以多賣5000塊,有了我們人家就少掙了5000。還有,線下常常可以搭配改裝一起賣,掙更多錢,而線上不能。”

        “賣車太虧錢了!”這是在發(fā)現(xiàn)“純線上銷售效率不高”之后,團隊的另一個發(fā)現(xiàn)。

        白板上列滿了一臺車銷售全程的十幾項“履約成本”,這個團隊的每個人都很會算,顯然是受過傷的。在8月進入中規(guī)車領域后,原先平行進口的優(yōu)勢消失了。所有從采購到交付期間,異地物流需要幾千塊,整個時間段都需要全款墊資,資金成本非常高,再加上交付過程中的各種小狀況和客戶較真,即便加上保險的返利,微薄的利潤也很難覆蓋這些履約成本。在沒有售后服務支撐的情況下,一定會虧錢。“而且線上銷售,必須是低價,差價天生就很小,再做做促銷貼點錢,怎么想都覺得這事兒瘋了。”

        “有一段時間,團隊很迷茫,不知道該怎么走。”胡斐說自己的團隊不會理想化,大家都在想問題出在哪兒。“我們焦頭爛額的事兒,在經銷商眼里根本不是事兒,我們是在跟經銷商比線下經驗,比獲客成本,比銷售效率,拼資金成本,這根本不是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

        很快,團隊達成了一個共識:“我們之前事實上就是一個經銷商!這不是我們該做的事兒”

        必須馬上做出改變!

        • 由重到輕,團隊要玩得起,也要放得下

        “不做經銷商,服務經銷商!”是胡斐在公司大會上傳達的新思路。

        胡斐堅信整個鏈條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經銷商,但是對于整個公司要做很大的轉變,還是非常謹慎。“事實上我們花了很久做驗證,也讓一線的主管和員工認識到問題的關鍵,這樣才能勁往一處使。”

        在買好車公司有幾張大圖,是一些典型的汽車流通鏈條的示意。買好車要用這些抽象的模型從復雜的汽車交易中抽離出來。“門店(實體經銷商)的信任度和二次服務都非常關鍵,汽車不可能直接拉到客戶家門口就完成交車,落地服務太重要了。”負責買好車杭州業(yè)務的警長(花名)告訴記者。龐大汽車高管也一折見血點出了經銷商對主機廠的意義“不光是銷售智能,更是金融職能和庫存緩沖,沒有經銷商背庫存,主機廠很難生存。”

        客戶就是經銷商!這意味著買好車從toC變成toB的業(yè)務。“如果硬要給定義,我認為是B2B2C,通過經銷商來toC。我們致力于服務中小汽車經銷商,把他們的效率提升,進而改變整個行業(yè)的運營效率。”

        不能提高效率的,就不要做。

        既然說互聯(lián)網做的唯一的事兒就是提高效率,那經銷商的效率如何提升,就是胡斐團隊首要關心的問題。

        買好車之前的積累起了很大作用,自己做經銷商,自己就清楚經銷商要什么;買好車在各地的業(yè)務員,長期跟經銷商泡在一起,他們總能從經銷商的言行中找到背后的需求。中小經銷商在找車上花很多時間,經常確認車在哪,多少錢靠譜不靠譜,這就是需求。中小經銷商在資金上的缺口也相當大,在展車、訂單資金上有明顯的需求,周轉效率很低,這也是需求。中小經銷商,尤其是綜合展廳,長期處在“有啥賣啥”的狀態(tài),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不能主動營銷,銷售效率會非常低,這還是需求。

        所有的需求整合在一起,胡斐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要做的事。“我們必須打組合拳,才能真正在客戶心中發(fā)揮價值。”

        “我們必須看清楚哪些事是可以提高效率的,哪些沒有提高效率。沒有提高效率的,我們就不做。”胡斐說公司曾經引進了不少之前就做汽車資源和渠道的同事,負責供應鏈的工作,很快發(fā)現(xiàn)這些汽車人的固有方式是“走關系”,利用關系可以解決一時的問題,但是并沒有在模式上提高效率。“所以很快我們放棄了這個做法。”

        據(jù)了解,常規(guī)4S店一個銷售一個月銷售極限是10-13臺車,銷售量在100臺每月的店鋪,必須要保證12-14名銷售員。而這并不是胡斐希望看到的東西,“我不希望銷售量和銷售員數(shù)量正相關,汽車銷售的很多環(huán)節(jié)都可以用互聯(lián)網工具完成,這樣一個普通銷售也可以月叫10臺以上,如果大量的工作可以簡化,那么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好的結果是,他們真的做到了。

        經銷商能做的,我們就不做!”

        有說法是汽車是一個鏈條特別短,但利益鏈條特別長的行業(yè)。也的確是這樣。大量的利益誘惑著這個年輕的團隊。在現(xiàn)在各種庫存車源爆發(fā)的時候,能不能把持住,很考驗團隊。

        “這個時候使命感就很關鍵”。胡斐說,吃貨拿貨賣貨這些事兒,的確有時候很有利潤,可是那不是我們應該做的。這些事,我們應該讓經銷商來做,他們很擅長,我們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就好,我們提供信息、提供交易平臺、提供錢,還幫他們賣。如果團隊成員都看著這些利益,那就該去做經銷商。“互聯(lián)網的投入不小,即便我們去賺了這些錢,也不會讓我們發(fā)展更壯大,還是集中精力做我們使命賦予的事兒比較好。”

        為這件事,買好車的判斷標準很簡單:經銷商能做的,買好車就不做。

        說起來真有點絕對,甚至有點“死心眼兒”。胡斐說,如果所有汽車電商都自己賣車,那跟經銷商就是競爭關系,試圖用“新建體系取代別人”,就是在作死。車享新建2S中心受到經銷商抵制、阿里汽車賣凱迪拉克遲遲無法交車,似乎都印證了這個看法。

        說到行業(yè)的變化,胡斐認為所有汽車電商都在淌路,而要在模式上有所突破的,還是要跨界的人來玩。“以前那么多行業(yè)的互聯(lián)網化都證明了,跨界者進入更容易跳出原來的邏輯,從而取得成績”。對自己的電商團隊,胡斐很有信心。

        • 新業(yè)務反響不錯

        從自己做經銷商的時候,買好車就發(fā)現(xiàn),無論客戶還是自己,問的做多的問題,是某個車“有沒有”,然后才是“多少錢”。發(fā)現(xiàn)供應鏈找到靠譜車源是所有中小經銷商的最大痛點。不僅如此,主機廠“有啥賣啥”的狀況也讓長期被主機廠配貨的4S經銷商非常不爽,4S之間的調配也開始增多。

        “賣方市場轉變成買方市場的時候,供應鏈的方向是反的”。談到整個供應鏈,胡斐認為經銷商是toB交易的“買方”,toC交易中消費者是“買方”。滿足買方需求,才是當前產能過剩、渠道過剩大背景下最重要的事。

        全球的反向供應鏈平臺

        產品團隊做了一個針對經銷商的toB產品,叫“賣好車”。里面的車源全部是實時的,包括4S、主機廠、港口,甚至海外的平行進口采購者。“經銷商不需要考慮這上面的真實性,我們說有就一定有,就一定靠譜”。

        經銷商開拓的隊伍經常組織經銷商聯(lián)合起來,采購低價車源,也從海外訂購熱門車型。經銷商要了車,供應商再去組織貨源,這樣大家都不擔心壓貨,效率就高了。“很明顯反向供應鏈體系對經銷商的幫助非常大,這特別自由”。

        金融平臺就是把資金和資產連起來

        把經銷商作為核心資源之后,經銷商的資產也就找到了很好的資金來配套。“汽車的金融屬性極強,別管大4S店還是小經銷商,沒有不缺錢的。而就是把這些資產和資金連接起來”。

        建設銀行負責企業(yè)業(yè)務的王處長告訴記者,汽車行業(yè)是優(yōu)質資產,也是水很深的資產。銀行在選擇資產端的時候會選擇風控能力強、整合能力好的來合作。

        營銷出身的胡斐坦言自己對金融業(yè)務還剛入門,但買好車的業(yè)務已經開展的很好了。“我們金融團隊都很資深,他們設計了很好的風控模型,車和錢雙隔離,資產就很喜歡我們”。目前,買好車已經和多家銀行和互聯(lián)網金融機構建立合作,“理論上我們的授信沒有上限”。

        讓胡斐沒料到的是,金融業(yè)務每個月的交易額輕松過億。

        利潤高的車多賣幾臺

        一批柴油攬勝運動版,經過買好車團隊的包裝,變成了賣點很明確和性價比高的產品。團隊為經銷商做了一系列的推廣素材和賣點描述,還開培訓會幫經銷商分析客戶,這些都還挺受歡迎。

        一家哈爾濱的經銷商在微信上反饋說:“我們經常不知道哪個車好賣,買好車的推廣素材特別好使,客戶覺得我們有組織了”。杭州好車惠在研究了這批攬運之后,兩周之內賣掉了9臺,這在以前根本就無法想象。

        胡斐說這件事他的團隊特別擅長,把貨源組織起來,把經銷商組織起來,不斷“折騰出點兒事兒”,就是營銷平臺。

        • 創(chuàng)業(yè)就是不斷學習和蛻變的過程

        買好車用COSPLAY理解行業(yè),再抽身出來做資源整合者,代價確實不小。對此胡斐坦言“人生最重要就是經歷,我和我的團隊都是這樣看的。只有這件事做過,我們才能落地,在成長過程中付出代價太正常了”。在買好車總部大樓的運河邊,營銷平臺的一位負責人超哥(花名)分享了他在買好車一年的經歷,從拓展分銷商開始,他就不斷接觸經銷商,現(xiàn)在超哥出去聊經銷商,會被問說“哥們兒,你做這個有五年了吧?我告訴他們我只入行了一年”。

        2011年,胡斐因為陳琪一句“出來半年趕上在淘寶六年”,毅然離開了工作了近7年的淘寶。“陳琪說的一點沒錯,這些年他的變化讓我更加堅定蛻變和成長對我有多重要,買好車也是這樣蛻變過來的”。

        談到投資,胡斐認為汽車行業(yè)的互聯(lián)網投資還處在起步階段,“很多投資人在看,但對于行業(yè)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這方面我們有不少故事可以講”。胡斐堅持認為投資互聯(lián)網項目去做經銷商是不對的,他認為互聯(lián)網的投資額度對于汽車行業(yè)來說太小了,用他的話說,易車的15億美金還不夠奧迪市場部花三個月,輕的投資額就必須找到輕的玩法。

        談到賺錢,胡斐的理論很簡單,他說世界上賺錢的方式總共三種,賣貨賺差價、賣人收服務費、賣錢做金融。“第一個利潤應該是經銷商賺,服務費我們應該有,金融我們和經銷商一起賺”。

        談到未來,胡斐似乎一點都不著急,“中國有五六萬家中小經銷商,兩萬家4S店,通過他們可以接觸到上千萬臺車,這個鏈條中的利益非常多。現(xiàn)在別想薅羊毛,要把業(yè)務跑的穩(wěn)”。他說。

        頭圖來自別樣網

        站長新聞有關的文章
        如果您有什么問題,歡迎咨詢我們客服! 點擊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