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網站建設>網站新聞>站長新聞

        阿里加入內容平臺之爭,小型PGC團隊進入最幸福

        發布日期:2016-04-28瀏覽次數:1271 來源:福州網站建設

        1

        文/極客公園 龜途慢慢

        就在今日頭條與騰訊圍繞內容資訊平臺頭把交椅競爭進入白熱化之時,內容創業的市場迎來了一個新的平臺級大玩家,阿里巴巴。

        4 月 28 日,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發布了信息服務平臺戰略。俞永福指出,隨著移動互聯網深度普及,互聯網產品正在經歷一輪從「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升級過程。基于此,UC 瀏覽器將全面升級,利用阿里大數據優勢,打造千人千面的新媒體平臺。

        此外,UC 還推出了賦能媒體計劃,推動內容提供商向內容服務商轉變,讓媒體像天貓品牌商家一樣擁有自己的「內容店鋪」,形成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媒體新生態。同時正式發布阿里匯川移動廣告平臺,打通 UC 瀏覽器、神馬搜索、PP 助手等多個阿里旗下移動產品,為廣告主提供移動精準營銷服務。

        2

        在IP火熱,內容創業成為主流的今天,阿里的戰略意圖其實很好理解:純內容端的 UC 瀏覽器、信息中轉樞紐神馬搜索,應用分發的 PP 助手、營銷平臺阿里媽媽……在阿里移動事業群之下,從內容平臺到分發渠道再到商業變現,都有與之相對應的強大能力,而將他們的整合則可能給內容創業者帶來一個全新的局面。

        在接受極客公園獨家采訪時,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表示,阿里的信息服務戰略考慮的是兩大核心意圖:在供給側讓媒體有私產,通過對內容真正價值的判斷,幫助其釋放長期價值;而在需求側,改「拉」與「推」為「刷」,讓信息真正流動起來。

        這是一次并不算遲到的入場,內容平臺的角逐中,經歷了早年間的自媒體平臺、新聞客戶端階段之后,2016 年的關鍵詞正是生態之戰,阿里、騰訊、今日頭條在內容生態層面的競爭才只是拉開新篇章的序幕,新聞資訊、原創文學、視頻甚至熱門 IP,這些內容創業的最熱門領域都將在與生態平臺充分共振,過去十余年內容與渠道畸形的價值分配機制也將在這一波浪潮中得到更合理的回調。

        而對于阿里來說,下定決心加入戰局,看似輕描淡寫的出招,卻并不是簡單的戰略跟進,這一招背后的看不見的力道很足,這也是一段關于 UC 破壁的故事。

         UC 的破壁

        2014 年 6 月 10 號,UC 瀏覽器正式并入了阿里巴巴集團,當時是 UC 成立的第十年。對于每一個人,一件事情未曾中斷地做了這么長的時間,用 UC 創始人何小鵬本人的話來說,「肯定對個人、對于企業的未來都會有一些困惑,這是肯定的。」

        更讓何小鵬感慨的是當他的團隊用十年時間專注在手機瀏覽器上窮盡了這一維度的所有可能時,2013 年到 2014 年僅僅一年之間,微信迅速的崛起。用戶的閱讀習慣被深刻改變,微信朋友圈幾乎成為了每個人最主要的信息來源,這對 UC 是一個很大的沖擊,何小鵬開始思考瀏覽器的下一代該是什么樣子的。

        3

        不過這樣的思考并不輕松,思維的轉變更是不容易,尤其是當你在過去十年都已經習慣了每天面對的都是一款產品。

        在當時,何小鵬 37 歲,正在步入一個人一生當中最成熟、但也可能是最危險的一段時間。人到中年,在事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之后,陷入某種倦怠期似乎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

        老朋友雷軍的一個建議幫到了他,那就是放空。

        「雷軍給我一個建議,我采納了,就是放空。當然對于放空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有人放空是出去旅游,有人是去干一些其他事,我覺得我做了一部分的事情。第一個我覺得是去培養我的團隊,讓我的團隊里面的人能夠自己拍板。而第二點就是在原來的維度上尋求突破。」

        為了放空自己,多年從未休過假的何小鵬去了不同的國家,去了不同的展會,甚至是買了各種不同樣式的科技產品,也投資了一些新銳的科技初創公司。這一切都讓他能夠換一個維度看事情,每天頭腦中蹦出的不再只是流量,內容,商業模式。

        另一方面,初進阿里體系,開始感受不同于 UC 創業時代的文化氛圍也給何小鵬帶來了很大的震動。

        「剛并進阿里的時候,有一次我去開總裁辦的會,發現他們講的好幾個點跟我習慣的認識不一樣。其中一個點就是利他,他們很注重對平臺參與者的服務,有一大組團隊專門服務他們,讓這些人能賺到錢。最開始我真的不理解,因為 UC 創業的十年就是把流量抓好,把自己的廣告收入做好,似乎這些只有在自己手里,才是踏實的。」

        從 2015 年開始,何小鵬重新從流量如何分配而非如何獲取流量的角度去看 UC 的業務時,就會發現此前的一些思維瓶頸變得豁然開朗。

        「流量分配要想自己掙到錢,就得幫助他人賺到很多錢,我們就需要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建立,商業模式建立需要有大量的廣告系統,一定要有廣告主進來,廣告主天然望這個內容的生態很豐富,有不同的調性。你就需要讓這些有調性的進來,必須讓他們先成功,你才有可能成功。」

         推、拉、刷:我們到底需要用什么樣的產品看世界

        產品層面的巨大突破往往是產品人自我突破的自然結果,而產品形態上的迭代演進這些戰術動作背后也一定是產品操刀者事先想清楚了一些問題。

        大的問題想清楚后,產品的迭代自然有了著力點。行業、用戶、團隊、業務的萬千變化中,何小鵬抓住了最關鍵的一點: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具體來說,就是用戶獲取信息從最開始的「拉動信息」(比如說門戶網站),到「推送信息」(比如 IM 推送),最終演變到了當下的「刷信息」的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刷微博」、「刷微信」。

        在何小鵬看來,這個「刷」的模式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或者說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家都察覺到了的共識,那就是朋友圈的「狹窄性」。

        以上是由福州網站建設的小編為你分享了"阿里加入內容平臺之爭,小型PGC團隊進入最幸福"文章,如果你在這方面有什么問題,隨時聯系我們

        站長新聞有關的文章
        如果您有什么問題,歡迎咨詢我們客服! 點擊QQ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