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網站建設>網站新聞>福州新聞

        福州記者走進國際航空城,探訪福米產業園光電產業

        發布日期:2022-12-16瀏覽次數:708 來源:福州日報

        記者走進國際航空城,探訪福米產業園光電產業

        記者走進國際航空城,探訪福米產業園光電產業——

        龍頭引領產業集聚的“福米樣板”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福州實踐:加快建設國際航空城,借助臨空優勢,大力發展新型顯示等新興產業,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努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重要門戶和窗口。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我們生產不停步,試投產2個多月來,產值超2000萬元。隨著放量生產,明年產值將超過預期。”15日,在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福米產業園龍頭項目——恒美偏光片智造工廠,看著一件件產品包裝成箱等待發貨,恒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總監張國安對企業產能“跨越升級”底氣十足。

        作為福州市繼引進京東方之后的又一重大新型顯示產業項目,總投資220億元、預計年產值400億元的福米產業園正全力打造國內產業鏈最完備、產業要素最集中的新型顯示產業基地,為福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記者走進國際航空城,探訪福米產業園光電產業

        延鏈強鏈:引進偏光片項目補齊關鍵一環

        作為新型顯示產業的上游,恒美偏光片備受關注。這條全球最大寬幅2.6米的8K超高清偏光片生產線9月順利投產,是福米產業園矢志創新的縮影。

        偏光片是顯示面板的重要原材料,結構復雜,生產工藝流程多,被譽為光學行業的“芯片”,屬于資本密集型、技術門檻高的行業。國外廠商進入顯示市場較早,已形成較完整的專利鏈條,培育了相當大的產業規模,在國際市場占主導地位。

        恒美偏光片的投產,改變了這種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通過自主研發,恒美工廠實現部分國產替代,并建立更高標準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工廠運營平臺。

        在恒美偏光片中控室的電腦屏幕上,溫度多少、濕度多少、產生多少氣體、有沒有“超標”……生產線上的各環節都由智能機器操控,實時數據、運轉情況盡在“智慧大腦”掌控中。

        “通過自主研發,我們的生產車速大幅提升,整體寬幅可達2.6米,最大可應用在120英寸的顯示屏上,達到8K超高清效果。”張國安說,通過智能化生產,每一臺機器、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產品都可以“云端管”,生產速度提高一倍,產品良率提高至99%以上。

        延鏈補鏈,鏈上聚能。就電子信息產業而言,福州現有的新型顯示企業大都屬于下游企業,恒美偏光片智能工廠作為上游企業,有助于完善產業鏈條——下游企業可以在家門口“就地取材”,降低材料的運輸成本,提高產業供應鏈效率。

        聚勢聚能:“三駕馬車”領跑新型顯示產業

        偏光片、偏光片貼合和模組是新型智能顯示屏的“三駕馬車”,占據整機成本的四成。福米產業園把握產業鏈協同特點,以恒美偏光片為龍頭引領,順勢而為,引進投資25億元的福美顯材貼合項目、投資10億元的模組項目以及多家關聯度高的優質企業形成配套,培育全產業生態。

        在濱海新城福美顯材貼合項目工地,主體建筑拔地而起,機器敲擊出聲聲鼓點,工人火熱施工,匯聚成激昂的建設交響曲。“項目正在進行車間無塵室裝修,預計明年3月整體竣工驗收,4月設備陸續搬入安裝、開始調試,6月量產,滿產年產能可達1000萬片。”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偏光片成品需恒溫、恒濕、高潔凈運輸,物流成本高、協同效率低,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滿足偏光片貼合工藝需求,直接在福美顯材工廠中實現“價值”——貼合后生產出的面板,既可以作為中間產品出廠,也可以在園區終端工廠與其他工序結合,形成整機的液晶顯示屏,實現“鏈上聚能”的效果。

        再往下一個鏈條延伸,便是福米產業園福米科技模組項目,建設同樣快馬加鞭。如此一來,偏光片、貼合、模組等新型顯示上下游產業集聚在福米產業園,大寬幅卷材的偏光片再也不用經歷“長途跋涉”。

        “此前,偏光片、貼合、模組等各大板塊散布在蘇州、重慶、廣州等地,再匯集至某一處組裝,產品周轉中的二次包裝、物流、倉儲等增加生產成本。福米產業園將各條產業鏈串聯起來,通過共享物流網絡和產業平臺,上下游產品就地消化,利潤率至少增加5%。”項目負責人說。

        精準補鏈延鏈強鏈,在福米產業園,上下游產業融通發展,不斷優化產業生態,增強發展新動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產城融合:打造萬人小鎮千億集群

        從偏光片、主板模組,到偏貼OC等核心項目,組合而成的全新光電產業鏈在福米產業園迎“光”起勢、帶“電”騰飛。

        為何選擇落地福州?2018年,考慮到福州光電產業上下游客戶聚集、擁有較好的產業優勢,中國光電半導體和衛星互聯網知名企業昊盛集團從全球各地引回項目及科研團隊,并聯手各方引入恒美偏光片、福美顯材貼合、福米科技模組等多個關聯產業落地,打造產業鏈完備、產業要素集中的光電產業基地。

        “福州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也是我們選擇在此投資布局產業的重要原因。”福米產業園相關負責人林海峰說,項目從規劃到招商,再到拿地建設,都由政府部門和國企協同負責,全過程代辦極大提高投產效率,讓企業安心謀發展。

        良好的區位優勢,也是產業園“花落”福州的重要考量。長樂臨空臨港,企業可通過國際空港運輸核心原材料,實現當天來回,通過港口海運,還能極大便利與東南亞客戶的互聯互通。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企業發展指明方向、增強信心。”林海峰表示,福米產業園致力建設萬人顯示小鎮、打造千億產業集群,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將與現有福州區域內的液晶面板企業共同形成完整的全尺寸顯示產業鏈。恒美偏光片、福美顯材貼合、福米科技模組三大項目全部投產后,福米產業園將擁有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偏光片生產基地、全球首個和偏光片企業配套的模組廠以及全球首個從材料到終端的顯示產業基地,將成為國內產業鏈最完備、產業要素最集中的光電產業基地。

        記者手記

        推動“福州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揮動“鏈”條,舞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在福米產業園,新型顯示產業的多個關聯產業落地,一鏈接一鏈,環環相扣,促進產業鏈集聚發展、優化升級,助力福州提升全產業現代化水平和競爭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福米產業園下一步發展提供了遵循。只有在高端化上不斷攀登、在智能化上敢于創新、在綠色化上持續探索,才能逐步提升產業整體實力、質量效益以及創新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才能逐步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唯有如此,福州制造業才能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 朱福星 余少林  見習記者 燕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185238902@qq.com
        福州新聞有關的文章
        如果您有什么問題,歡迎咨詢我們客服! 點擊QQ咨詢